首页 花卉百科

耐寒耐阴、颜值又高的蓝铃花介绍

100人浏览   2024-11-21 09:08:00

蓝铃花又称野风信子,为百合科蓝铃花属多年生球根植物,非常耐寒,而且特别耐阴,在大树下一样可以生成很好,正常开花,蓝色的铃铛花朵也特别美丽,在花前树下都可以栽种。


- 形态特征:蓝铃花每个球茎会长出3-6片线性、带状、尖端尖锐的基生叶。每年4-5月,从基生叶长出30-38厘米高的坚硬花茎,顶端为4-16朵悬垂、钟形、深蓝色花朵组成的拱形末端单侧总状花序。每朵花都由六片花瓣融合在一起,形成一个狭窄的钟形,花瓣尖端略微向后卷。

- 生长环境:蓝铃花不耐热,耐寒,喜充足的散身光,喜疏松、排水良好的土壤,一般不用施肥。

- 分布范围:蓝铃花在欧洲广泛种植,多用于林缘、疏林下或与其他草本植物配植,也可用于花坛、花境。

- 种属分类:蓝铃花最初由林奈在其1753年的开创性著作《植物种志》(Species Plantarum)中描述为风信子属中的一个物种。1803年,德国博物学家约翰·岑特里乌斯·冯·霍夫曼泽(Johann Centurius von Hoffmannsegg)和德国植物学家约翰·海因里希·弗里德里希·林克(Johann Heinrich Friedrich Link)将该物种转移到“绵枣儿属”(Scilla),1849年克里斯蒂安·奥古斯特·弗里德里希·加克(Christian August Friedrich Garcke)将其转移到“Endymion”属,这是蓝铃花属(Hyacinthoides)的同义词。1934年,皮埃尔·舒亚德(Pierre Chouard)将该物种转移到风信子属中。“Scilla”是海葱(Drimia maritima)的原始希腊名字;恩底弥翁(Endymion)是希腊神话中的人物;“Hyacinthoides”的意思是“像风信子一样”。


- 近种区别:蓝铃花在许多方面与西班牙蓝铃花不同,后者作为不列颠常见的蓝铃花品种有以下几种:

- 英国原生蓝色:花色为较深的紫罗兰蓝色,花穗微微下垂,香味较浓。

- 玫瑰女王:花朵颜色为粉色,花型小巧玲珑。

- 白色:花色洁白,清新素雅。


在一些地方,蓝铃花也被叫做野风信子。它是天门冬科蓝铃花属的一种多年生球茎植物,总状花序顶生,向一端下垂花钟状,大多为紫罗兰蓝色或白色,也有罕见粉色,花具浓烈甜香。其对土壤要求疏松且呈微酸性,喜阴不耐阳光,原生于茂密的落叶森林中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有些开蓝色钟状花的植物也被称为“蓝铃花”,在实际中可能会存在名称混淆的情况。同时,蓝铃花品种的具体分类可能因地区和分类标准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如果你对特定地区或特定类型的蓝铃花品种感兴趣,可以进一步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的园艺师、植物学家以获取更准确的信息。

在栽培蓝铃花时,需注意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。例如,选择合适的土壤、控制光照和水分、合理施肥等,以确保植株的健康生长和良好开花。蓝铃花的繁殖速度较快,种球种下后一年可能就会不断爆球。

另外,在我国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引进的花卉中,也有13个品种的蓝铃花,不过没有关于这些具体品种的详细介绍。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蓝铃花品种的信息,还可以关注相关花卉展览、植物园或专业园艺机构的资讯。群岛的引入物种出现。西班牙蓝铃花的花色较淡,呈放射状对称的总状花序,它们的花被片较少弯曲,只有淡淡的香味。

蓝铃花的种植和养护方法如下:

- 土壤:蓝铃花喜欢松软、透气且肥沃的土壤,土壤应有良好的排水性。可将腐叶土、泥炭土以及田园土混合配制,也可以使用通用营养土或球根专用营养土。

- 光照:蓝铃花生长期对光线要求低,不要在光线强烈的外置养,夏季要进行遮阴处理。

- 水分:在植株生长期应保证水分充足,需及时浇水,土壤应保持湿润状,它不耐积水,要避免积水的产生。

- 温度:蓝铃花喜欢温暖环境,耐寒性以及耐高温能力差,冬季搬到室内,最低保温5℃以上,夏季加强通风,经常喷水降温,最好提供30℃以下的环境。

- 施肥:蓝铃花发芽后浇水应坚持干透浇透,施肥可保持10-15天追施一次生长型水溶肥,直到春天长出花剑,及时改用磷钾肥,能促进花序生长,开花更多。

- 修剪:在蓝铃花生长期间,要做好修剪工作,花后要及时剪掉残花,感染病害的叶片也要第一时间剪除,冬季要搬至室内,做好保暖工作,并适当通风透气。

在种植蓝铃花时,需注意以下几点:

- 室外养护要做好遮雨工作,防止雨水长期在盆内积存。

- 蓝铃花比较适合深植,种球覆土厚度约10cm左右,种植的深些,铃兰花能吸收到更多的养分,更快繁育小球。

- 蓝铃花在11-3月份生根、发芽,春天4-5月开花,不同的地区,蓝铃花发芽的时间不一样。